
杂交构树为桑科构属落叶乔木,又名鹿仔树、榖浆树,是构树优良种源的杂交种,在我国的温带、热带均有分布。其适应性强,抗逆性强,生长迅速,耐旱、耐盐、耐碱,在瘠薄土地均能生存,是良好的经济林和生态林品种,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。现代研究表明,构树叶总黄酮具有抑菌抗癌防腐的作用;其果实楮实子具有清肝明目、补肺益肾之功效,所含有的红色素及提取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作用;构树纤维表面光滑,部分纤维还有不明显的转曲,具有类似苎麻的横纹,可广泛用于造纸产业及新型纺纱材料等领域;其还具有吸附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滞尘等功能,是较为优良的生态保健园林绿化树种。戚亚伟等研究表明,构树叶对养分过剩而导致的小鼠肥硕有治疗效果,并能促进其油脂减少,改变内脏脂肪变性。
王克荣等研究表明,蔬菜害虫能被构树叶汁液有效地杀死,可以用构树叶开发出天然生物杀虫剂。瞿晓晶等研究表明,构树种子油对羟基自由基的抑制率高达93.56%。构树子还具有壮筋健骨,清热明目的功效,可用于治疗腰膝不适,肾亏目昏。此外,构树叶还可以代替苜蓿草粉和豆粕做成饲料添加在牛羊等的日粮中,其树皮、木材、叶、花、果实、种子、根、乳汁等皆可综合利用,经济效益潜力很大。目前,构树苗木主要靠常规的无性扦插繁殖,但由于材料来源不足,扦插成活率不高,费时费工,难以满足当前大面积栽培及推广的需要。由于构树具有巨大的利用价值,其需求量也在日趋增加,但杂交构树在自然条件下生长周期较长,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,而利用组织培养快繁技术能很好地解决构树资源短缺的问题。
本试验通过优化灭菌方法和激素配比,进行愈伤组织、芽及根的诱导,建立了构树的组织培养体系,旨在为构树的大量快繁奠定基础,同时,也可减轻对构树野生资源的采挖和破坏,实现良好的生态效益。
1 材料和方法
1.1 试验材料
供试材料为生长健壮、无病害的构树叶片,由山西清徐科尔沁构树种植基地提供。
1.2 试验方法
1.2.1 试验条件
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,改变激素种类、浓度及添加琼脂、蔗糖形成不同培养基组合,并于光照时间为12h,光照强度为2500 lx,培养温度为(25±2)℃的条件下对试验材料进行培养。
1.2.2 试验材料的获取及消毒
将洗干净的构树叶片用75%乙醇溶液浸泡30s,经无菌水冲洗2~3次,置于灭菌液中灭菌,并设置空白对照。灭菌液分别为9% Ca(ClO)2,0.5%升汞和10%双氧水,灭菌时间分别设定为5,10,15 min。灭菌完成后记录叶片的死亡率,并用无菌水冲洗4~10次,沥干水后迅速将叶片接种到培养基中,每瓶接种3~4个,10瓶为一组,共接,9组,光照培养室中培养7d后统计叶片的污染率和成活率。
1.2.3 愈伤组织及芽苗的诱导
以MS+0.8%琼脂+3%蔗糖为基础培养基,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—BA和NAA,6—BA采用0.5,1.0,1,5mg/L等3个水平。NAA采用0.5,1.0,1,5mg/L等3个水平.将叶片切成1 cm2左右的正方形,接入培养基中进行培养。每个水平接种20瓶,每,3块叶片,培,20 d后观察并记录愈伤组织及芽苗的生长情况。
1.2.4 壮苗培养基的筛选
以MS+0.8%琼脂+3%蔗糖为基础培养基,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—BA和NAA。6—BA和设置1.0,1,5,2.0 mg/L等3个水平,NAA设置0.10,0.15,0.20 mg/L等3个水平。选择长势较好的基础苗进行壮苗,每个水平做15瓶,每瓶,1~2株。接种后置于光照培养室中,20 d后观察并记录壮苗结果。
1.2.5 构树生根培养基的筛选
以1/2 MS+0.8%琼脂+3%蔗糖为基础培养基,加入不同质量浓度的6—BA和NAA。采用6—BA采用0.5,1.0,1,5mg/L等3个水平。NAA采用0.2,0.3,0.4,0,5 mg/L等4个水平。每瓶接种1~2个幼苗,每个水平接,15瓶,培,15 d后观察并记录构树健壮幼苗的生根情况。
1.2.6 构树的驯化移栽
将长有构树幼苗的培养瓶转移至半遮阴的自然光下,2~3 d后开口炼苗。将营养钵中装入蛭石和珍珠岩,洗干净幼苗根部黏附的培养基后,将幼苗移入营养钵中并浇足水。用塑料薄膜为幼苗搭建小拱棚并喷雾保湿,同时注意通风,随后逐渐降低湿度,15 d后揭去棚膜,让幼苗在自然条件下生长。
2 结果与分析
2.1消毒剂及消毒方法的比较
从表1可以看出灭菌效果最好的处理是75%乙醇溶液浸泡30 s后,再用0.5%HgCl2灭菌15 min ,除菌率可以达到68.2%,外植体的成活率可达43.6%。
2.2 诱导愈伤组织及芽苗培养基的筛选
构树叶片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0d后,观察不同浓度激素比例下叶片的增殖倍数与芽苗高度等生长状况。由表2可知,对愈伤组织的影响较大的激素为6-BA,当20d质量浓度逐渐增大时,芽的增殖倍数逐渐变大,当6-BA质量浓度为1.5 mg/L,NAA质量浓度为1.0mg/L时,增殖倍数为5.4,愈伤组织分化效果最明显。因此,诱导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MS+1.5 mg/L 6-BA+1.0 mg/L NAA+0.8%琼脂+3%蔗糖。芽苗增殖结果如图1-a所示。
2.3 构树壮苗培养基的筛选
从表3可以看出,分析可得对壮苗影响较大的激素为6-BA,当6-BA质量浓度为1.5mg/L,NAA质量浓度为0.2 mg/L时,壮苗效果最明显,此时株高为3.6 cm。由此可得壮苗效果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MS+1.5 mg/L 6-BA+0.2 mg/L NAA+0.8%琼脂+3%蔗糖。壮苗结果如图1-b所示。
2.4 生根培养基的筛选
接种至生根培养基12 d后可以看到根原基分化出的愈伤组织,15 d后可看到诱导出的细小不定根。从表4可以看出,当6-BA质量浓度为0.5mg/L,NAA质量浓度为1.0 mg/L时,根的生长情况最好,此时根原基的发生率为93%。由此可以得出最佳的生根培养基为1/2 MS+0.5 mg/L 6-BA+1.0 mg/L NAA+0.8%琼脂+3%蔗糖。生根结果如图1-c所示。
2.5 构树幼苗的驯化移栽
从表5可以看出,构树幼苗在移栽到蛭石中的成活率高于珍珠岩,在珍珠岩中,叶片失水严重,苗木萎蔫,生长不良;而蛭石中的幼苗则生长良好,移栽25 d后,长高3~5cm,叶片明显变大且长出1~2条新根,原来的根伸,1~2 cm。
3 讨论与结论
无菌材料是植物组培快繁的前提,对叶片进行消毒时,时间过长可能会对材料造成毒害,影响叶片的生命活力;时间过短可能会造成消毒不彻底。本试验的最佳灭菌方法为0.5% HgCl2的处理15 min,在考虑选择何种灭菌剂的同时,还综合考虑了灭菌时间对灭菌效果的影响,与宋丽红及刘中兵的研究思路接近。但也有研究认为,构树叶片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是0.1% 的HgCl2(加吐温80和0.5%次氯酸钠的二次灭菌法,这可能是由于试验材料的来源不同及其生长环境的差异,导致材料所带的微生物不同,从而需要灭菌的强度也有所差异。
在组织培养中,生长素类物质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新梢生长,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及促进培养组织的延伸生长;细胞分裂素类物质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分化,诱导胚状体和不定芽的形成。在离体条件下,器官的诱导并不是由某种生长激素的浓度所决定,而是为那些参与分化的物质间的比例关系所决定,当6-BA与NAA的比例低时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和芽的生长;比例高时有利于芽的分化。本试验研究结果表明,诱导愈伤组织分化时6-BA与NAA的适宜比例为3:2;壮苗时6-BA与NAA的适宜比例15:2;为生根时6-BA与NAA的适宜比例为1:2,与其他文献中报道的生长激素使用比列相符合。